村网通总站 台峪村 hbfptaiyucun.nync.com 欢迎您!
小脚英雄刘凤仙
刘凤仙真模范,
她家住在阜平县。
忙了去下地,
回家又做饭。
种地赛过男子汉,
种北瓜一个二十八斤半。
在史家寨草垛沟村(后搬到红土山)刘凤仙的家乡,知道她的人不多了。上些年纪的人,还有几个能想起这首儿歌。这是当年晋察冀边区点滴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课本中的一篇。课文用最通俗的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形式,勾勒描绘了女英雄形象。
刘凤仙出生于十九世纪70年代,二十世纪70年代去逝。共产党员,1944年12月被评为县级英模,与胡顺义、李瑞等六名同志作为受表彰的劳模一起出席了边区第二届群英会。
英雄五:“一手枪,一手镰”的战斗英雄李瑞
李瑞(1912--1950年2月),阜平县照旺台村人,第二届群英会授予“战斗英雄”称号。1937年,李瑞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照旺台村武委会主任,民兵游击组组长,阜平县平阳区、王快区区委书记。
李瑞 《晋察冀日报》对其“一手枪,一手镰”的英雄事迹进行报道。李瑞的名字及事迹被镌刻在1944年立的阜平县1943年秋反“扫荡”胜利纪念碑上。 “一手武器,一手镰”英雄事迹碑文 关于李瑞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,叫“李瑞抗日不顾家”。为了抓到李瑞,日军多次搜索大派山和小派山,口出狂言,要以30个日军作代价,活捉李瑞。 英雄六:滩地英雄李志清 李志清,1890年生人,阜平县高阜口村人,第二届群英会授予“滩地英雄”称号。 高阜口村紧邻大沙河,基本上没有耕地,主要依靠修滩成地。但在八路军来之前,成滩是没有穷人的份的,有钱的修滩,各管各的,穷人没有力量,想修也修不起。八路军来了,穷人才能修上自己的滩了,李志清就是带领大家修滩地的领头人。 李志清 《晋察冀日报》木刻画 记住李志清,也要记住高阜口村的“农民翻身日”。 1946年10月31日(农历十月初七)是高阜口村的翻身日。这一天,像过年一样,人们穿着新衣敲锣打鼓,扭秧歌。会场布置得庄严而隆重,正中挂着毛主席像,两边挂着红旗.贴着红绿标语。 高阜口滩民活动照 区农会主任杨炳魁说:这次土改实行了“耕者有其田”,农民从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,胜利来之不易,我们要珍惜它、保卫它。努力生产多打粮食,保卫毛主席和党中央,解放全中国。最后大会通过决议,将10月31日定为全村的农民翻身日,年年开会庆祝,代代传下去。